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认识

采矿认识实习报告

时间:2025-02-06 15:17:06
采矿认识实习报告合集7篇

采矿认识实习报告合集7篇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采矿认识实习报告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采矿认识实习报告 篇1

一、实习单位情况介绍:

柳新煤矿隶属华润天能(徐州)煤电有限公司管辖的矿井,矿井位于徐州市西北部,在铜山县柳新镇境内,距徐州市17km。北邻徐州矿务集团垞城煤矿:南临徐州矿务集团张小楼煤矿。

本井田属古黄河冲击平原,地面水系对井下无大的影响;柳新井田位于九里山向斜的东南翼边缘,总体上为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NE45°,渐转至SW220°,地层倾角浅部较陡40°-50°,局部为65°-75°,中深部变缓20°-45°,深部(-1000m以下)5°-10°。断裂构造较发育,主干断层分布在浅部,深部不发育,井田内中深部发育2个向斜构造,全井田无岩浆侵入。主要可采的煤层为二、七煤,其中二层煤为较稳定煤层,七层煤为稳定煤层, 开采上限为-90m水平,开采下限-900m水平,井田平均走向长3.6km,平均倾斜宽1.63km,井田开采面积5.87k㎡。本井田可采储量为1962.44万吨。煤尘均有爆炸,煤层有自然发火性,矿井涌水量一般,瓦斯含量较低,属低瓦斯矿井。

本矿设计能力为30万吨/年,服务年限为46年。由于矿井的表土层较厚,故采取立井多水平开拓,上、下山开采,水平标高为-260米、-430米,开采上限为-50米,下限为-900米。大巷采用集中运输大巷,布置在煤层底板的稳定岩层中,两层间使用集中石门联系。工作面采用单一煤层一次采全高的走向长壁采煤法。顶板管理采用全部跨落法。矿井布置两个工作面正常生产,一个备用工作面,工作面年产量为28万吨,矿井年产量为30万吨。

矿井通风为中央边界式通风,由主、副井进风,回风井单独回风,通风方式为抽出式

目前,矿井-600南二采区、两条下山全部落底-750水平,生产系统形成,现有742工作面正在回采,采用走向长壁条带采煤法回采;-430南一采区生产系统已形成,216工作面正在回采,采用走向长壁条带采煤法回采;212溜子道正在掘进;-430南一采区485轨道下山正在修复中

二、实习岗位情况介绍:

柳新矿采煤一区是一个主采工区全年采煤量占全矿的70%左右。采煤方法为炮采,一次采全高、走向长壁采煤法,顶板管理方法为全部垮落法。我实习的地方是采煤一技术组。

三、我对采煤工程技术实践和总结:

一、采区的地质情况

本采区为七煤南翼采区,是矿井的首采工作面。煤层倾角38°~45°,平均40°,煤容重为1.35t/m3,全煤层均可采,煤层平均厚度3.0m,七煤与上部二煤层间距105.18m,煤质均为块状,牌号为r,采区内煤层的倾角变化不大,属倾斜煤层,煤层稳定,顶底板条件好,顶板无冲击地压影响,构造简单,故采用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由于设计的矿井属小型矿井,且设计的采区倾角大,煤层属于中厚煤层,赋存稳定,顶底板较好,故设计为炮采工作面。

根据阶段及区段斜长的划定,可将工作面长度确定为70m。

二、回采工作面工艺设计

(一)落煤

1、落煤方式:该面采用爆破落煤为主,手镐落煤为辅。

2、落煤工具的型号、性能:

煤电钻:型号:SMZ-12型,电压127V,功率1.2KW.

麻花钻杆:长1.2m有水孔湿式钻杆。

钻头:Y型、有水孔湿式钻头

放炮器:型号MFB-100型放炮器,发爆能力为100发。采用两芯铜芯胶线专用放炮线作为放炮母线。

雷*选用1.3.5段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

炸药选用煤矿许用乳化炸药。

采用正向装药方式,封泥长度不得低于0.5m,水炮泥外剩余部分炮眼用粘土封实,

联炮方式:串联。

(二)装煤

工作面装煤采用爆破装煤、人工攉煤。

(三)运煤

工作面:溜子道使用SGW-30型刮板运输机、皮带运输机运输。工作面采用搪瓷自溜运输。

(四)采面支护工艺

1、普通支护

1),根据工作面采高,选用DWS-25型单体液压支柱,结合HDJA-1000型金属铰接顶梁进行支护.

2)支护密度确定:

跟据矿大<

G顶板=rhcosa

=2.5×3.5×cos33。

=7.33(T/㎡)

式中

G:单位面积直接顶岩重:

h:直接顶厚度

r:直接顶平均容重

G顶煤=1.35×1.5×0.79=1.6(T/㎡)

取单体支柱工作阻力P0为90KN/根,工作面空间基本支护密度N按下式计算。

N=10(G顶板+G顶煤)/P

=10×(7.33+1.6)/90=0.992(根/㎡)

工作面柱距为

Z柱=1/(KI排N )

=1/(1.1×1×0.992)

=0.91m

L取1.0

通过以上计算结合以往工作面支护经验正常情况下及周期来压时支护柱距均取0.6m正负0.1m设计,工作面空间支护密度

N=1/(KL排LI柱)

=1/(1.1×1×0.6 )

=1.5(根/㎡)

以已知支护密度求支柱初撑力P

P=10G/n

=10×8.93/1.5

=59.5(kg/根)

根据以上计算确定支柱排距为1.0m,柱距为0.6m ,初撑力90KN。可满足工作面需要。

3)普通支护形式,柱梁相对应位置:

工作面采用一梁一柱齐梁直线柱走向棚支护,柱梁相对应位置4:6,正悬臂。

6)其它支护材料

条 棍:长1.0m,直径3~5厘m的圆木棍,每棚不少于6根。

塑 笆:长3m,宽1m,收作时使用双层,初放和正常推面使用单层,接头采用尼龙绳系死,间距不大于20cm。

托棚料:长1.8m,直径不低于14cm

人行木:长1.4m

木 鞋:200×200×50mm

板 梁:1600×160×50mm

方 木:1400×120×120mm

2、特殊支护

(1)木垛

a.初放顶时木垛中—中7m一个,正常回采时10m一个,两出口处必须各保证一个木垛,地质构造(断层、褶曲)顶板破碎等区域应根据现场情况随 ……此处隐藏12372个字……带集中运输行,到水平-3.5从第一水平至地面,采用立井提升,采煤主要采用单井单面,单一煤层开采,主采煤层为2号煤(主焦煤及肥煤),采用轻型放顶煤开采方式,支架最大高度为2.3米,最小高度1.6米,采用375双滚筒采煤机,无链牵引,该矿为高瓦斯矿井,煤尘较多有爆炸性,瓦斯绝对涌出量19立方米,相对涌出量13立方米,通风方式采用永久瓦斯抽方式,采用轴流式抽风机,该矿水量不大,正常涌水量为两吨,该矿排水设备的标准排水量为25吨,为保证矿井瓦斯涌出量不止过大,采用超前注水的方式。全矿共有1500人,管理岗位100人,机关50人,煤巷120—150米,岩巷单进107米,采用深孔爆破。

一.倾斜长壁采煤法 ? 回采工作面沿煤层走向布置,沿倾斜(仰斜或俯斜)推进采煤。或长壁工作面沿倾斜推进的采煤方法。该法采煤量占总产量的12%以上。

(一)巷道布置特点

倾斜长壁采煤法开采煤层群时,同样有单层布置和联合布置两种方式。对于层间距较大的煤层群,可在各个煤层中布置带区(或分带)分别独立开采,其巷道布置、生产系统与单一煤层倾斜长壁采煤法基本相同。对于近距离煤层群,一般采用多煤层联合布置的开采方式。

1)水平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均沿煤层走向置于阶段同一侧。

2)分带运输斜巷和回风斜巷均沿煤层倾斜方向掘进, 并垂直或斜交于平运输大巷

3)采面沿煤层走向布置,对拉采面,工作面走向长最长100m±, 斜长1200m±。

(二)生产系统

1)运煤系统

采煤工作面采出的煤炭,经运输斜巷,然后在运输大巷装车运出。

2)运料系统

工作面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由运输大巷运至下部车场,经回风斜巷运到采煤工作面。

3)通风系统

采煤工作面所需新风,自运输大巷经进风行人斜巷,通过运输斜巷送到采煤工作面。冲洗工作面后的污风,经回风斜巷到回风大巷,由风井排出。

(三) 采煤工作面布置形式

倾斜长壁采煤法的工作面可以布置成单工作面,也可以布置成双工作面。

单工作面的特点是:每一个采煤工作面有两条回采巷道,一条为运煤和进风的运输斜巷,另一条为运料和回风的回风斜巷。

双工作面布置的特点是:两个工作面布置三条回采巷道,其中中间的一条巷道形式减少了一条分带运煤斜巷及其联络巷道,减少了巷道掘进工作量,节省了一套运输设备,生产比较集中。

(四)采煤工作面推进方向

1、倾斜长壁采煤法按工作面推进方向有俯斜开采和仰斜开采两种。

2、按开采顺序分:前进式

后退式

往复式

混合式

二.仰斜开采与俯斜开采

1)仰斜开采 — 采面沿倾斜从下向上推进采煤。

适用:顶板稳定,煤质较硬;顶板淋水大;煤易自燃需注浆;临界角一般为 a

2)俯斜开采 — 采面沿倾斜自上向下推进采煤。 适用:煤厚,a 大,煤松软易片帮,CH4大。 当 a

(6)前进式开采

a:采煤工作面由大巷附近向上部边界推进。

b:采煤工作面由大巷附近向下部边界推进。

1-水平运输大巷

2-采煤工作面

3-分带运输斜巷

4-分带回风斜巷

5-水平回风大巷

(6)后退式开采

a:采煤工作面由上部边界向大巷附近推进。

b:采煤工作面由下部边界向大巷附近推进。

1-水平运输大巷

2-采煤工作面

3-分带运输斜巷

4-分带回风斜巷

5-水平回风大巷

2、井田开拓

井田走向和倾向尺寸、面积、矿井设计的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矿井生产制度。

井田开拓方式,井筒形式,数目、位置及用途。

开采水平数目,高度和位置。大巷位置及数目,并绘制生产水平开拓系统示意图。

阶段内采区的划分,采区的边界、范围、数目、开采顺序及同时开采的采区数目。

矿井的提升方式和提升设备。

矿井的运输方式、运输系统和运输设备。

矿井的通风方式、通风系统及设施。

矿井的排水方式、排水系统、排水措施及预排水措施。

矿井的电力、压气和水的供应。

井底车场型式及线路布置特点。

3、采取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采区的位置、境界和范围。

采区地质情况:可采煤层数、赋存状况、层间距离、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发火期、水文地质等情况。

采区储量,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采区巷道布置

采区上下山数目,位置,断面,运输设备,上,中,下部车场型式和线路布置。

区段的划分,区段巷道布置,联络巷道形式。

采区生产系统:通风系统及设施,运输系统及设施,供电系统及设备,供水系统,消防火系统及设施。

采区各种煤柱尺寸,采区内各种巷道的支护方式,维护状况等。

回采与掘进的接续,采区的技术经济指标。

4,回采工艺

实习工作面概况:工作面位置,地址构造,顶地板岩性,煤层厚度,倾角,采高,工作面长,瓦斯,含水,自燃性,煤尘爆炸性等。

顶板管理方法的选择顶板活动规律(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老顶初次来压步距及强度,老顶周期来压步距及强度,直接顶冒落高度,岩石垮落角,矿压显现规律等),煤层顶底板对支,处工序的影响。

工作面机械化装备,采煤机,运输机及支架型式,端头支护方法。

采煤机的工作方式,进刀方式,截深,每循环时间。

炮采工作面的炮眼布置,装药量,放炮长度及顺序,一次进度每班开帮次数。

工作面生产能力,移溜子方式,工作面推进速度等。

工作面支架形式,布置方式,回柱放顶方式。

工作面循环作业方式,各工序安排,劳动组织,劳动生产率,材料消耗及顿煤成本。

绘制工作面正规循环图表,劳动组织图表,技术经济指标表,对付地质变化的经验及措施。

四.实习的总结工作

2.实习的总结工作:

在实习期间学生应根据实习大纲的要求,编写实习报告,以巩固所获得的知识,报告不应成篇罗列现成的资料,报告的编排程序自行决定,报告的内容根据实习大纲的内容结合具体情况编写,对报告的要求如下:

(1) 叙述不可太长,一般20至30页为宜。

(2) 报告中方案应通俗易懂,书写端正,图表整洁,并注明尺寸,图表尺寸要基本符合比例。

(3) 参观的内容不可进行详细的编写。

(4) 对现场的生产实践提出个人意见。

四.实习鉴定及成绩评定

实习结束后,进行小组鉴定,实习成绩由老师根据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实习报告的内容,以及绘制图纸和编写作业规程等内容综合确定。

《采矿认识实习报告合集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