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总结实习报告锦集9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总结实习报告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总结实习报告 篇1三年来持之不断地学习学科教育知识和一般性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除了了解“教育是什么、学生怎么学习”这些根本问题外,还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力提高自身的师范技能。然而,这些来自文本阅读、个人思辨和微格培训的教育信条、意识取向和行为习惯,在面对真实的教学场景中能够适用吗?我们难道真的明白什么是教育吗?以往或许只是凭借对教育的一时热情而努力拼搏,但是在这个夏末初秋也该真的为自己日后的教育事业路途做好筹谋。在不觉间,我们实习队来到了XX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一、实习学校
我们实习队是统编实习队,队员都由化学与环境学院xx级化学专业学生组成,分别为七男四女。其中七人有考研意向,因而实习队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难度。实习队原本确定的实习学校是XX市XX区新华中学,后来经过了解得知该校已经接收了另外一支实习队,我们急忙请示指导老师钱扬义教授。钱教授最后联系了XX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作为实习学校。该校校长陈祖杰特级教师是我校化学系88届系友,荣获XX省优秀教育工作者、XX省“百千万工程”名校长培养对象等多个荣誉称号。出于对华南师大培养的感谢和与钱教授的交情,陈校长欣然答应了钱教授的请求。
根据了解,XX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建校于1996年,由香港实业家田家炳先生斥资500万建成。它是清远1988年建市后按地市级重点中学、省一级学校标准创办的第一所公办市直属学校。在实习队初进学校与教师举行座谈时,主管教学的领导即提及学校初中招生生源优秀,但是高中招生生源较窄,所招学生素质较低。少数学生德育基础、纪律观念薄弱。多数学生成绩基础处于中等或者中下层次,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实习队实习的高一年级有教学班10个,学生564人,其中男生269人,女生295人。其中高一⑹、⑺班为实验班,学生素质相对较好,但与XX市第一中学、XX市华侨中学等学校学生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实习队员至此为止也只是对将要接触到的学生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而待真正与他们交流了,大家才发觉自己作为老师要面临很多的困难。
二、见习周
根据教育实习安排,第一周是见习周,任务以听课为主。在实习开始之初,陈校长即为我们举办专题讲座,详细介绍学校先进的教学、办学理念和独特的“六环节”教学模式。所谓的“六环节”教学模式是要形成“问题主导,先学后教,及时训练”的课堂教学特色,总的要求是:以设疑激趣为先导;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揭示规律为重点;以精讲精练为策略;以学生参与为途径;以整体教学为目标。
以往师范技能培训尤其是微格训练的时候,我们大都专注于如何引入教学内容、如何讲解清楚重要的概念等细节问题。至于教学模式等较宏观的话题,一直没有深入了解。在陈校长的介绍下,队员们都觉得“六环节”教学模式有其特别之处;加之科任指导老师一般要求队员们采用这一教学模式,大家也就按照大致的套路去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
队员第一次集体听科任指导老师魏娜老师和邓小梅老师的课,听完两节课后,邓老师安排了评课会。各位队员先后发言,主题都是课堂气氛、与学生交流情况和课件制作等问题。邓老师最后指出,评课应该注重几点内容:先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其次是教师对重难点的区分和处理,最后才是师生交流情况。这次评课让我们觉得,以往学习到的学科教育知识太过肤浅,根本不能应对学校教学的现实要求。在第二天,陈校长专门为我们组织了一节质量优秀的示范课。该课由邓老师来上,内容精炼、节奏精密,让队员耳目一新;陈校长在评课时并且提出诸多有创设性的教学建议。自那天起,各队员纷纷根据课程表去听课,做好详细记录,以便在最短时间内提高自身水平。
三、备课与上课
一周时间转眼即逝,在科任指导老师的安排下,我们开始进行备课。备课不是简单地看教材,而是认真地梳理教材的内容和想方设法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单是这个重新复述的过程就已经很考验我们的能力。就学年成绩而言,队员们都具有很好的学科知识基础,但是用通俗的方式来描述最简单的化学知识,却颇让大家觉得头痛。
XX作为新课程改革的试点,已经全面铺开各种实验活动。对于老师而言,最大的疑惑应该是“教师要教到什么程度”。以前作为学生听课,目的是学习知识;现在作为教师上课,是为了学生学习。目的不一样,我们的注意点就不一样。刚看教材的时候,觉得45分钟怎么就说一页书;后来备课,发现要讲解的问题很多,一节课能说完几页书就已经很不错了。或许是知之越多,越是觉得难以着手。由于缺乏经验,在华南师大的时候也缺乏必要的训练,我们对教材的处理、对讲授内容的把握做得并不到位。对于科任指导老师的提示,大家都像是如获至宝,尽量根据科任指导老师的安排来备课。科任指导老师对我们的课件进行反复修改,队员间也相互提出问题,大家都期待真正上课那一刻的到来。
带给我们最初、最大的感受是,讲台下坐着的不再是与我们一起在微格教室训练的同学,而是真正的学生。他们不会像自己的同学那样随意附和、快捷地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而是真正地思考和等待着我们的解答。他们在听不明白的时候会突然提问,或者干脆就趴在桌子上看书和睡觉。
教师既要讲授知识,又要管理课堂纪律,并且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一些队员在刚开始时心情特别紧张,由于经验不足和应变能力不强,课堂出现了“讲课重点不突出,教学思路不流畅,师生配合不够默契”等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科任指导老师要求这些队员多听课,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多研究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料,并且面对面地指出课件的不足以及上课时存在的缺点。有一位科任指导老师言辞比较犀利,被其指导的队员都视课后评课为最倒霉的时候。但是,大家明白,尽管该老师直言不韪,这都是为了自己和任教班级的学生着想。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以往课程所强调的导入技能、提问技能等教学技能在这次实习中得到深刻锻炼,我们对于教学过程的认识也不再停留在空想,而是找到一种带有自我色彩的感觉。这些感觉来自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口述,自身对其他教师的细致观察以及与学生互动时候的体验。尽管是一些经验性的总结,但是都引领我们形成特有的风格:有的队员用语相当简洁,有的队员很喜欢在课堂上演示实验和播放实验视频……在两个月的实习期间,我们共承担了两节公开课,分别是张青山队员的和李茂队员的。毫无疑问,我们的教学是粗拙的。但是,只要假以时日,各位队员都能成为教学上的能手,并且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四、师生之间
当看见那些十六、七岁青春活 ……此处隐藏19234个字……用法律,为当事人解决问题,这样的人生确实够精彩。后来看了Boston Legal,钦佩Allen在法庭上振振有词,为当事人争取权利,也羡慕他们的物质生活,永远那么精彩。直至后来学习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区别,知道中国的律师在开庭时发挥空间很小,另外又了解到律师在最初几年的艰辛,我便把眼光放到非诉业务上,我曾经给自己设计过这么一条职业路线:外资所助理3年--出国留学--公司法务。
然而生活的精彩之处在于时时都会有意外,加入杨律师的团队,接触诉讼业务就是一个美好的意外。经过司法考试的折磨,我把整个10月份用来休养生息,等到我重燃斗志积极找实习时,学妹就把我推荐给杨律师,开始了我的实习之路。
杨律师的家事法苑是一个很有前景的团队。整个团队中,有活泼可爱的罗敏律师,有美丽干练的古晓丹律师,有和蔼可亲的段凤丽律师,有勤奋踏实的黄利琴律师,还有整个团队的核心超级敬业的杨晓林律师。整个团队虽然忙碌,时常加班,但是每逢有喜事,如新成员的加入或业绩有突破,大家就会聚在一起吃饭,一起庆祝,这使得整个团队气氛非常融洽。此外,在平时工作过程中,大家也会一起分享水果和零食,会一起讨论有趣的事情,这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罗律师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她丈夫的一句评价"对着石头都能说上半天",非常之贴切。她就是这么一个活泼的人,经常能看到她大大的笑容,和她相比,她比我更像一个应届生,对社会充满新奇,整个人充满活力。尽管她看起来大大咧咧,但做事却十分细致,从一次一起整理证据目录就可以看出,她每一份都仔细核查,反复多次校对。
古律师是一个综合素质特别强的律师,不管是业务能力还是文笔或是口才,都发展得非常好。比如那次去文兴街做讲座,她能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继承的规定,并注重和听众的互动,把整个场面都弄火热就十分让我佩服。尽管我觉得自己讲课能力也不错,但是法律却讲不到那么好。根据"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的理论,我深知自己法律涵养还没一桶水那么深,自然也就讲不到那么好了。
段律师由于当了母亲,因此对人十分和蔼,和她在一起很舒服。黄律师是一个十分勤奋的律师,每次都愿意加班,出差一回来都不休息就直奔律所工作。在文兴街听黄律师讲家庭暴力,觉得她讲的不是很好,就觉得她在这个团队里可能要逊色一些。然而直到和她一起去办讨房租那个案子,才发现黄律师的厉害之处。当时接了那个案子,一开始由我和段律师负责,但在会客室听了当事人叙述完事情经过,我只是理清了思路,但却一点解决办法都提不出来,学的法律完全不知道怎么用。当时整个场面一度冷掉了,直到黄律师接待完她的当事人过来救场,她提出了录音、起诉等可行方式,最终整个案子在公安局人民调解员的调解下顺利解决。这个事情一方面使我对黄律师改观了,觉得她多年的办案经验果然不是白费的,另一方面也深刻认识到考过司法考试不等于能够办案。
最后要详细谈一下杨律师。虽然其他人都叫杨老师,但是我总觉得自己能力差太多,整个实习过程根本帮不到杨律师什么忙,还不够格当杨律师的徒弟,因此我坚持称呼其杨律师,实习总结《女律师实习总结》。杨律师真的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律师,他让我知道律师不能只会做业务,律师要有远大的理想,将律师当做事业来经营而不只是赚钱的工具。他也让我知道律师界通说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规律是可以被打破的。同学中也有去律所实习的,他们每每会抱怨律所交给他们的任务太多,每天东奔西跑累得要死。同样在岳成所实习的其他实习生,我就发现她们特别闲,每天几乎就是来所里坐一天,或是上一天网,偶尔跟着接一个咨询。而跟着杨律师实习,我可以跟着去法院听庭审,去接待当事人咨询,听当事人电话咨询,参加最新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专家讨论,了解律师营销,学习律师理念,内容特别丰富。更可贵的是,尽管杨律师业务非常烦忙,但他仍会耐心地讲解各种实务问题,也会和我分析如果我加入他的团队,应该如何努力才会有自己的发展。
在我的印象中,律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开拓案源、积极办案。而对杨律师而言,办几个案子都是小菜一碟,他更看重的是坚持自己的资讯简报和实习简报的制作、参加各种律协或学术探讨的活动,和学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一开始我不太明白这种做法的用意,但后来联系自己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学到的内容,我猜想,或许律师在现在社会的地位确实不是那么高,几千年的诉棍思想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改善,唯一能让律师做得受人尊重,那应该就是多为法治建设做贡献了,比如说杨律师坚持了六年的简报。
同时,杨律师就像是整个家事法苑团队的大家长,他给每个人安排工作,并记着时时询问了解进度。记得每个成员的生日,知道每到节日就给成员发点礼物,从点点滴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杨律师想要打造温馨气氛的决心,并能见到他在为此努力。此外,杨律师和其他律师的不同之处体现在他喜欢培养人才,教授知识,不管是律师执业知识还是做人的道理。每次他带我们这些实习生去观摩庭审时,他便会在路上边开车边给我们讲解案子的情况,一些流程,还会卖个关子先问我们对案子涉及法律问题的理解,然后才解答。因此每次去法庭,我们总在欢声笑语中走过枯燥的路程,同时作为实习生的我们还学到了宝贵的知识。这点我感悟颇深,同时也很感激。记得有次收到杨律师转发的一封邮件,是康根祥咨询实习生零工资待遇的现象,而这个现象及成因,杨律师早就通过讲授及发资料让我有了很深入的了解。
这段时间,我最喜欢跟着杨律师接待咨询。正如郝慧珍律师所言,每个婚姻案件都不同,且牵扯因素甚多,这句话只有在接待不同的客户时才会真正地体现出来。每次去咨询室,总会看到当事人拿着一叠复印资料,愁眉紧锁,等待律师帮助解答问题。他们对律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些内容甚至是对家人都没有提到过的,却告诉了律师,只为得到律师专业的帮助,这时律师便会感受到肩负的压力。律师是个挑战性很强的职业,因为当事人的问题有的会非常棘手,而在咨询时,律师要排除当事人的主观情感,挑出法律要件,进行发散性思维理清思路,整理出一套解决方案,着实是件高难度的活。因此,每次在咨询时,看到一个个棘手问题抛出,这些问题甚至能难倒政法大学的教授、博士,而杨律师都能通过自己的办案经验,提供有效的解决方式,着实让人看到自身的差距,顿感佩服。
回顾这段时间的实习,着实感触良多。之前凡是对律所的印象都停留在书本上,这次实实在在地接触真实的律师,看他们如何工作,真的受益匪浅。目前我在找工作,经历过世界500强外企的终面,如果当初过了的话,我应该会去做一个和自己专业完全不搭界的市场工作。正如外界所说,外企工作压力很大,任务很重,更何况我投的职位是一个我完全陌生的领域,那样我投入会更多。但最终失败了,于是我冷静地再次找合适的工作,过程中,我发现如果要走法律这条路,无论是律所还是公司法务,都会要求有法律从业经验,少的要3年,多的要8年甚至10年。而这些职位一开始的工资都是非常低的,尤其是去律所做助理。因此,自己是不是要接着走法律这条路,接受一开始的清贫,还是靠着自己的英语彻底跨专业就业是值得思考的。如果没有下定决心的话,什么都干不好。就如现在实习,正因为还没下定决心,还在彷徨,所以就投入得很少,这甚是辜负杨律师栽培的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