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实习报告范文合集六篇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十分的重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实习报告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实习报告 篇1当我以一个实习幼教的身份站在孩子们面前时,迎接我的是一束束好奇的目光,在这种目光下,我做了自我介绍,我想我很差劲吧,居然紧张的语无伦次的说:我是,嗯老师姓孙,于是孩子们很天真的叫了我一声姓孙老师好,当时是真的很想去撞墙了,也是我实习生涯搞笑的开端。
在四十多天的实习期间,我发现现实与书本确实有很大的区别,在书本里,我可以自如的来回穿梭,可是当我要把我所学的书本只是来面对孩子时,发现这样的知识是如此的苍白。
所以实习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不仅可以看清楚自己的能力,更可以找到和书本上完全不一样的知识面,古人常说:听不如看,看不如做。人可以发展到如此强大当然也不是由想象而来,没有一步步的做,又何来一步步的发展。在本次长达一个半月左右的实习期间,我们从各个方面了解了自己将来的工作性质、义务和责任。
我把这次实习分成了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彼此熟悉的阶段。古人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然是从战争中得来的名言,不过我想用在这里也是在适合不过了。没有了解自己所在的幼儿园,班级,幼儿,又谈什么实践呢。于是我就不断的和带班老师,孩子们进行交流,孩子们对于我这个新老师,总是充满新鲜感和好奇,一下课总是围在我身边问这问那,虽然有时会感觉困扰,但是更多的是回答之后他们小脸上满足的表情,会让你有与一种非凡的成就感。有些孩子甚至会专门对我做些小的恶作剧,这时我就会觉得原来这就是孩子啊。
第二阶段,见习阶段。所谓见习,无非就是看看,说说,想想。看看就是看孩子和老师的活动,看孩子们重点在于观察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以及个性特点,以及在课堂的表现,看老师则是要看老师在突发情况下的处理方式判断能力的表现,以及教育水平技巧。说说也可以等同于问与闻,问就是问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处理,从指导老师那里学习如何做家长工作,闻就是听取对自己的要求和对教育方式建议意见等。想想则是要留给自己考虑的空间,来整理所见所闻,并且好好运用。在看说想下了4、5天,我开始主动出击,进行带班活动,所以开始了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实习阶段。都说老师是无偿奉献的现行者,在做学生的时候绝对体会不到这种感觉,想着那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境界。当我成为一名实习老师的时候,原来并不是遥不可及,当我为赖尿的孩子换衣服,给生病的孩子胃药,喂不肯好好吃饭的孩子吃饭时,真的被自己也吓了一跳啊,突然意识到了幼教的含义。对于我来说,在教育中我有很多不足,如同我的语言还不够精炼,我的教态还不够自然,课堂气氛的把握还不够准确等待,但是每个前辈用心的指导和建议让我觉得这些都是无价之宝,就象我的指导老师所说:没有批评的课不代表就是一堂好课,批评越多的课却是用任何东西也换不来的无价之宝,每个老师所说的缺点和所提的建议将是你未来教学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我觉得非常有道理,而她也告诉我老师也不仅仅是授课知识,还要去教授他们好的行为作风和良好的品质。而根据我的观察,我发现00后的孩子思想发展水平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他们会尽可能的去模仿大人的行为等待,即使他们还不具备很好的判断能力,于是老师的角色变得十分的重要,另一个重要的角色则是父母,老师是孩子敬仰的对象,父母是孩子依赖的对象,只有两个对象结合起来发挥好的作用,教育的意义才会真正体现。于是我也给实习下了一个定义:所谓实习,就是做做,教教,最后想想。做做就是力所能及的教授给孩子知识,照顾孩子的生活,尽力为授课做充分的准备,主动与父母做好交流工作。教教就是教导知识,教导行为,教导思想。而这里的想想却与见习的不同,什么不同呢,见习时是要整理与运用,而实习的想想则是反思和总结,反思自己的不足处,总结自己的工作。
当三个阶段都完成,当填完一本实习手册时,发现其实真的很有成就感,并不是说做到了什么伟大事迹的成就感,而是对于自己在实践中所得到的东西的成就感,不管是被认同的还是被批评的,被喜欢的还是不太受欢迎的,我想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无比珍贵的。看着一页页已经被填上的字迹,突然会发现时间过的很快,回头看看自己,会发现自己的身影已然充满了整个教室,在这张桌子上我在给孩子们做成长手册,在钢琴前我为孩子们的半日活动的表演伴奏,在教具摆放的地方我为孩子们认真的做着上课的教具,在休息室我为孩子们抬床脱穿衣服,甚至在厕所为孩子们提裤子,等等等等的一切在快要结束实习时都显得特别醒目,本次的实习,有苦有甜,有高兴也有悲伤,但它带来的不光是给了我们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能够有实际的经验,更让我们有一种将要成为一名幼儿教师的自觉与压力。书本是我们的基础,经验是我们的利器,实习则是综合器,让我们在每一次的教学活动中都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才能,使自己可以拥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当然这也不是说一夕就能完成的,前辈们之所以叫前辈是因为他们比我们多走了很多路,摸索出了很多属于自己的东西,而我们在向他们学习之余,也要完成从一个学生到一个合格老师的转变,然后再完成从一个合格的老师到一个好老师的转变,最后完成从一个好老师到具有自我风格的专业型老师的转变,也许这三次的转变会花费我们很多的时间,很多的精力,但这就是人生,这就是作为一个教师的基本人生。人生的种子已然种植在我们的心头,我想以后当我能够自如的面对自己的学生,自然的教授学生,自由的与家长交谈时,就是种子开始生长开花繁盛之时。
这次实习中我第一次懂得了理解、喜欢孩子,要有很多很多的耐心、细心和爱心,这正是我们学习和努力的方向,回顾这些日子,我学到了许多幼儿园的实际操作经验,这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珍视的宝贵财富。在这段时间里,我尝试了许多人生的不同际遇,它教会了我执着,坚持,奋斗,理解和珍惜。这是我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刚刚进入幼儿园,才知道原来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一些理论的东西,缺乏实践经验。
保育实习生活,使我第一次亲密接触了幼儿园的方方面面,也总结出一些经验。首先,整理好本班教室的卫生,减少幼儿与细菌接触的机会。坚持每日用消毒毛巾将幼儿能接触到的地方擦拭一遍,特别是幼儿的饮水柜,容易滋生细菌,发生交叉感染,每天下午收缸子后及早上摆缸子前都要用消毒毛巾擦拭;对于幼儿的玩具、桌椅、坐垫、餐桌、餐椅都定期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教室、洗刷间的地板随脏随擦,避免地面有水使幼儿滑到。给幼儿创造一个清洁、讲卫生的环境,同时培养幼儿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卫生的好习惯。保育工作是很辛苦的,但是也要很细心,这样才能做好保育工作,要时刻检查卫生情况,厕所地面要保持干净。防止幼儿滑到。
我在实习中增长了见识,我才知道,做老师难,做幼儿教 ……此处隐藏10116个字……心,换取孩子们的开心;我愿用我的实心,换取所有人的认同。
只有不好的老师,没有不好的孩子。幼教本来就是一门需要具有爱心的专业。面对一个个天真的孩子,我们更应该用母亲般的心去呵护他们。短暂的实习,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通过实习,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一个幼儿教师的工作;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了大班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作为一个幼儿教师,除了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外,如何做好幼儿教师、社会在发展,对幼儿教师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优秀教师这就要求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当一名合格的教师。在工作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平时遇到什么额外任务,只要自己力所能及,要把好的方面坚持住,不够的地方像别人学习,把别人身上的精华吸取过来。
在实习期间,最大的感受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很大。当我写好一份教案,认真地在脑海模拟几次上课的流程和情景后,我以为那节课可以上的很好了,但事实却不是这样。上课时间的把握,各个步骤的衔接,幼儿情绪的调动,课堂秩序的维持等不确定的因素,对教师的组织能力和控制能力提出了比我想象中更高的要求。而这些也是我以后要注意和提高的方面。
我把在实习期间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在这样短暂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的观念,我的心态,我的能力在逐渐地发生变化,从中也领悟到作为一个新教师,一定要戒骄戒躁,要时刻一种学习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注重经验的积累,注重观察有经验的老师是如何上课的,并借鉴她们好的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是必经的过程,如果自己的态度谦虚,观察仔细,吸收得当,那么,就一定能够取得进步,得到提高和发展。
我们是孩子的老师同样的孩子也是我们的老师,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早已丢失的一面。
幼儿园实习报告 篇6一、 调查目的
科学区角活动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在科学区角活动中思维活跃,自由结伴、自由选择、自由操作和探索材料,从中获得科学经验。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摆弄和操作,其语言、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动频繁发生,有力地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材料不仅是幼儿开展区角活动的物质条件,更是幼儿心智发展水平的重要物质支柱。教师在科学区角中投放的材料是否适宜以及对材料的使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以“XXXX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分析”为题开展调查,旨在提升材料的使用价值,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二、调查背景
著名婴幼儿潜能开发专家程淮在20xx年就已经指出:微环境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他认为,真正能够影响儿童发展的微环境,应当是适宜的、互动的微环境。儿童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微环境的影响,而是具有主动选择环境的能力和倾向。只有适宜的环境刺激,才能打开儿童心灵的窗口,使其接受环境的影响,才能使儿童与环境之间产生互动,进而促进儿童发展。因此,适宜性与互动性,构成了微环境影响儿童发展的基本的心理教育机制。
然而,在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的是一个丰富多样、多功能、多层次、具有选择自由度的环境。它让每个孩子有机会接触符合自身特点的环境,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外界。而教师也能在此过程中了解孩子,敏锐地观察孩子之间的差异,个别化地指导孩子,使因材施教变为可能,也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
笔者在嘉兴一幼北京城幼儿园进行了为期八周的教育实习,在此期间,该幼儿园也重点在做区域活动的工作,为本调查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三、调查内容
(一)幼儿园各年龄班区角的创设情况
1、空间利用:区角数量的适宜性;区角分隔、时间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区角内容的丰富性。
2、材料投放:材料提供的目的性、层次性、多功能性。
(二)教师的选材水平
1、区角活动指导方案的制订情况。
2、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过程中的材料利用度。
3、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一主题活动的相关性。
(三)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1、对幼儿规则意识发展的作用。
3、 对幼儿参加区角活动的主动性与独立性的作用。
3、 对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与合作能力的作用。
四、 调查范围和对象
调查范围:XX幼儿园。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随机选取XXXX幼儿园中的6个班(小、中、大班各2个)的区角活动。同时,还向XXXX幼儿园的多名教师进行访谈,以收集更多的消息。
五、 调查方法
观察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六、调查结果分析
(一) XX幼儿园对区域活动的要求正在提升
从与幼儿园领导们与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幼儿园对开展区角活动十分重视的占33.68%;重视的占39.58%;一般的占4.2%;不重视的占22.57%。应该说经过这个阶段的幼儿园年检和省检,幼儿园对开展区角活动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改观。
(二)XX幼儿园的教师对区域活动有不同看法
在访谈过程,出现了两种观点:第一,区域活动是“集体教学的延续”、是“分组活动”;第二,区域活动为“自由游戏活动”、“学习性活动”。
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了解到:区域活动 (area activities),也叫“活动区活动”,是上世纪70年代从美国引进中国教育界的新名词。刘焱教授认为:“活动区意味着选择的可能性,意味着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决定自己做什么和怎么做,而兴趣、自由选择与自主决定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
因此,可以看出区域活动是一个整体概念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既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兴趣性,又提出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区域活动不仅仅是幼儿感兴趣的,同时也蕴涵着学习的潜能。
(三) 各年龄段投放的材料内容无显著差异,具有随意性,无层次性。 区域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兴趣及发展,统计表明,小、中、大班材料投放方面无显著差异。87.1%的教师能依据区角的特性投放品种较丰富的材料,以满足幼儿自主选择的需要,材料的投放较有目的性。90.8%的教师能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阶段性地调整材料,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主要问题是所投材料的层次性和多功能性比较欠缺,具体表现在小、中、大班提供的材料基本类似,没有体现年龄班特点,每个班的区角内投放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太多,幼儿看着眼花缭乱的材料,情绪浮躁,无目的地摆弄很不利于孩子的发展,而且有些材料只适于个别操作,不利于合作行为的产生。
文献资料表明,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经验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在活动区域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投放材料时,要注意提供难度不同的材料,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使材料“细化”,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